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造福人民是最大的責任。近年來,廣西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五個更大”重要要求、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和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突出抓好品質提升,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著力提高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從鄉村振興到民生保障,從優質教育到生命健康,從生態保護到文化潤心……眼下的八桂大地,在弱有所扶、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等民生福祉上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民生領域和社會事業短板加快補齊,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更具品質更有品味。
鄉村振興步伐加快 田疇沃野日新月異
2021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州縣才灣鎮毛竹山村視察時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立足特色資源,堅持科技興農,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12月14日,在全州縣才灣鎮毛竹山村,正在進行小棚改大棚作業的葡萄園與多彩山林相互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冬日生態圖景。鄧琳 攝
如今,毛竹山村已是名副其實的鄉村振興“網紅村”。
“感恩感謝總書記,我們今年依靠種植葡萄、辦農家樂加上賣農產品,全家穩定收入超過15萬元,好日子天天都放在歌里過。”毛竹山村村民羅玲玲說。
12月2日一早,從村口駛入村莊的車輛一輛接一輛,進村游客絡繹不絕。村民在村口擺賣銷售的紅薯干、柿餅、辣椒醬、菌干等農產品很受游客青睞。時近年末,葡萄采收已結束,但通過開辦農家樂、售賣農產品等途徑,村民們依然能實現穩定增收。
近兩年來,毛竹山村干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通過不斷改善生態、提升人居環境,大力發展葡萄產業和鄉村旅游新業態,民生福祉不斷增強。今年以來,到毛竹山村的游客超過30萬人次;全年該村人均收入預計可達3.8萬元。
農村更有看頭、農業更有奔頭、農民更有盼頭——開創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新局面,必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近年來,廣西突出抓好鄉村振興,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鄉村面貌發生根本性改觀,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廣西脫貧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2%,高于全區農民平均增速。截至10月底,全區脫貧人口(含監測對象)務工規模292.67萬人,鄉村公益性崗位共安置脫貧人口27.45萬人,4297家幫扶車間吸納脫貧人口6.22萬人,車間數量和吸納脫貧人口就業人數排名全國前列……鄉村振興步伐正在加快,廣大鄉村群眾幸福感顯著提高。
蒼梧縣易地搬遷安置點一家就業幫扶車間內,工人們在趕制玩具禮品。廖偉 攝
全力穩就業保就業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就業,民生之本。
12月10日,廣西民族大學思源湖校區體育場人頭攢動,40多所高校逾1.5萬名高校畢業生前來與用人單位“雙向奔赴”。當天,2023年全國大中城市巡回招聘廣西站暨2024屆廣西高校畢業生雙選會在此舉辦,400多家用人單位提供了上萬個就業崗位。
持續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創業工作,已成為社會關注、群眾關切的重大民生熱點。此次雙選會,是廣西始終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突出位置,強化政策支持、服務助力、困難幫扶、權益保障的工作舉措之一。
2023年全國大中城市巡回招聘“廣西站”暨2024屆廣西高校畢業生雙選會上,求職者在瀏覽招聘單位的宣傳海報。記者 劉冬蓮 攝
飯碗端得穩,民生之本根基牢。不僅是高校畢業生,近年來,廣西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千方百計促進各類群體高質量充分就業。
今年,針對就業困難人員、殘疾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的不同訴求,自治區有關部門及時出臺促進充分就業增強市場活力12條措施,印發加強企業人力資源服務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若干措施,實施“就業暖心·桂在行動”專項服務活動,推動就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截至今年10月,廣西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人數,均已超額完成人社部下達的全年目標任務。
就業是民生之本,社保則是民生之依,直接關系到社會公平和百姓的幸福指數。
11月25日,合浦縣舉辦服務實體經濟用工專場招聘會,共有57家企業到場招聘,提供各類就業崗位2819個,吸引眾多求職者前來應聘。林啟波 攝
以信息手段為支撐,社保部門深入推進社保數字化轉型、加速建設數字醫保,持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推動“數智人社”信息系統建設,人社公共服務更加優質便捷——今年以來,廣西首次集中統一全區人社15個統籌區的信息系統,實現全區人社“數據大融合,系統大統一,服務大協同”。
跑出智慧醫保建設“加速度”,釋放醫保改革的價值紅利——利用全區統一的覆蓋區市縣鄉村五級醫保結算網絡,廣西實現自治區內住院、轉院、門診、門診慢特病、藥店購藥異地就醫結算全覆蓋,實施的自治區內異地就醫“免備案”政策,每年可減輕5200多萬參保群眾就醫負擔6.6億元,備受贊譽。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近年來,廣西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強化民生保障、優化民生服務,以實績實效解民憂、惠民生、暖民心。
積極推動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持續完善自然災害應急工作機制,防災減災救災形勢總體平穩。其中,災害民生綜合保險這一改革創新之舉,實現了“人身+住房+財產”的綜合保障。今年7月,2023年度災害民生綜合保險試點正式落地實施,由自治區級和縣級財政投入保費8232萬元,為全區14個設區市50個縣(含44個國家和自治區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試點地區721萬戶、2037萬人提供風險保障。
加快構建覆蓋全面、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社會救助格局,不斷提升民生兜底保障水平,穩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其中,為持續推進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廣西在全國率先開通12345熱線未成年人保護專線,建成“廣西未成年人保護綜合服務智慧云平臺”;連續兩年提高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并建立起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將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價格臨時補貼保障范圍。
加快完善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扎實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居住需求。今年以來,廣西重點聚焦產業園區、教育、醫療等企事業單位外來務工人員、新就業人員住房需求,建立保障性租賃住房儲備項目庫,印發3個批次保障性租賃住房儲備計劃,儲備房源9.93萬套(間)。截至10月底,全區已提前完成今年保障性租賃住房開工任務。
提升教育質量水平 全力保障人民健康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里,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近年來,廣西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深入推進“雙減”工作,提供課后服務義務教育學校比例達到100%,在全國率先實現課后服務信息化管理校校全覆蓋。
——加強縣域高中結對幫扶,實現全區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邊境縣所有薄弱普通高中對口幫扶全覆蓋。
——下達年度項目資助經費推動新一輪廣西一流學科項目建設,持續實施廣西高?萍紕撔潞头⻊漳芰μ嵘こ。
……
特別是今年以來,廣西重點聚焦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建設、加強普通高中基礎能力建設、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學生資助和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等6個方面,共籌措資金107.15億元,持續補齊教育資源短板弱項,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此外,立足區位優勢,緊扣開放需求,共建共享資源,廣西大力開展面向東盟的職業教育交流合作。據統計,全區已有24所職業學校在國(境)外開展學歷教育、職業培訓或技術服務,建成28個海外培訓基地;面向東盟國家共享專業標準42個、課程標準207個、崗位標準21個、技術標準99個;建設和運行中國―東盟職業教育云平臺,成立了中國—東盟金融與財稅人才培訓中心等9個國家級東盟人才教育培訓中心。
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生病,這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近年來,廣西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深入實施健康廣西行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醫療需求,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建設區域醫療中心,是國家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目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西醫院、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桂林醫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柳州醫院3家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均已掛牌運行,總體運行良好;自治區人民醫院防城港醫院等4家自治區級區域醫療中心也已于今年年內全部掛牌運行。
與此同時,廣西鼓勵三級甲等醫院到醫療資源薄弱地區開設分院,加快縣級醫院服務能力提升;安排資金加快補齊縣級醫院醫療服務和管理能力短板,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大力實施中醫藥壯瑤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不斷推動傳承創新發展,老百姓知中醫、認中醫、用中醫日漸成為常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均衡布局優質資源、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各級各部門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老百姓的健康越來越得到可靠保障。
美麗廣西加快建設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2月初的綠城南寧,暖意融融。
那考河濕地公園碧波蕩漾,草木蔥蘢。不少市民、游客在此散步、拍照,或用望遠鏡遠觀在蘆葦叢、矮樹林等處棲息的白鷺等多種禽鳥,好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如今,在桂林,漓江蜿蜒、梯田壯觀、山水如畫,建設世界級旅游城市的步履全面提速;在北海,各種野鳥在紅樹林上空翩飛,與碧海藍天相映成景……一地一域的發展,是全局全域的縮影。近年來,廣西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始終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加快美麗廣西和生態文明強區建設,堅決承擔起保護好廣西山山水水的歷史責任,讓良好生態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游客在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梯田景區觀光游覽。潘志祥 林延昌 攝
游客在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旅游區體驗濱海風情。記者 徐天保 攝
先后出臺《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關于厚植生態環境優勢推動綠色發展邁出新步伐的決定》等系列文件和舉措,就推動綠色發展實現更大進展作出系統部署;統籌推進左右江與漓江流域生態保護和修復、珠江—西江千里綠色生態走廊建設和森林質量提升項目,提升植被水土保持功能,持續提高森林水源涵養功能,保持山水生態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積極創建西南巖溶國家公園(廣西),打造典型巖溶生態系統示范區……一系列舉措陸續落地實施,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廣西堅決扛起了保護秀美山水、筑牢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重大責任。
生態環境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廣西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國前列。2023年以來,廣西在進入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狀況排名前30位城市數量上持續領先,其中有9個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進入全國前30名,是入圍城市數量最多的省份,柳州和桂林位列全國第一和第二。
一江碧水繞柳州。黎寒池 攝
同時,全區已建成自然保護地223個,生物多樣性豐富度居全國第3位;白頭葉猴數量增至1400多只,獲評“生物多樣性100+全球典型案例”……天更藍、水更清、海更碧、地更綠,八桂大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更真切、更深厚、更飽滿。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頭葉猴。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供圖
創新文化惠民工程 滋養群眾精神生活
日前,第十一屆廣西基層群眾文藝會演在河池市宜州區圓滿落幕。“群眾創、群眾演、群眾看、群眾樂”,6天時間里,3000多名基層群眾攜140多個節目登臺競技。
10月底至11月初,2023桂林藝術節成功舉辦。歷時10天,33個劇目、近140場活動,讓山水、城市和藝術相融相生、交相輝映,展現出藝術與人民相近相親。
……
一個個具體而微的生動場景,構成了豐富的時代文化景致,反映了人民群眾對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的高度肯定。
2023桂林藝術節在象鼻山下連續上演多出國內外戲劇。記者 徐天保 攝
文化活動為民辦,文化成果民共享。廣西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找準核心價值觀與群眾利益的交匯點,從民族地區實際出發,創新優化文化供給,持續改善文化民生,讓更多彩的文化活動、更豐富的文化供給、更貼心的文化服務,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
夯實設施,升級服務——2022年11月,廣西博物館新館正式開放,1年多來超143萬多人次到館參觀,傾聽豐富而珍貴的藏品傳遞八桂大地的歷史回聲;全區115個公共圖書館、124個文化館和1176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向群眾免費開放;累計投入31.24億元補助建設村級公共服務中心14295個,覆蓋率達99.67%。
搭建平臺,塑造品牌——全區基層群眾文藝會演、廣西全民閱讀月、廣西劇展等品牌活動輻射效應不斷提升;“廣西全民藝術普及月”“魅力北部灣”等全區性群文活動,柳州“魚峰歌圩”、梧州粵劇節等地方演藝活動火熱展開;統籌全區資源,升級打造“文興廣西”等群眾文化活動品牌,“走讀廣西”文旅融合品牌的路子越走越寬。
鄉村振興,文化為魂——“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與“廣西特色文藝之鄉”建設深入結合,實施“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程”,全區文藝院團和志愿者每年開展下基層惠民演出活動1萬多場……數萬支群眾文藝隊伍和志愿者文化隊伍活躍城鄉,為大眾帶來精神和生活的雙滋養。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廣西將更加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把鄉村振興、就業社保、教育健康、生態保護、文化生活等領域的一件件民生實事抓好落實,讓八桂人民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也更激勵著廣大干部群眾滿懷信心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統稿記者 羅琦 采寫記者 王艷群 羅琦 莫迪 何明華 駱萬麗 劉琴 關海芳 呂欣 余鋒 秦雯 通訊員 鄧祖體 戚海軍)
廣西日報版面截圖。 |